世界肾脏日是几月几日?世界肾脏日有什么意义?
世界肾脏日是几月几日?世界肾脏日有什么意义?针对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不足,当明显感觉不适到医院检查时,已是晚期肾功能不全、尿毒症,治疗昂贵且难以治愈甚至过早失去生命的情况,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于2006年提出,将每年三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“世界肾脏日”。其目的是引起医生、护士、政府决策者对慢性肾脏病(CKD)的重视,增加个人对肾保护的知识,强化个人和家庭对CKD护理及治疗的认识,来减少这个沉默的“杀手型”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,号召及激励全世界为遏制CKD作出努力!
第一个“世界肾脏日”的主题为“早期发现和预防慢性肾脏病”。肾脏病是有早期征兆的,早知可以早预防:
1.水肿是肾脏在发出“求救讯号”。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,午后多消退,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减轻。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,如双脚踝内侧、双下肢、腰骶部等。
2.小便泡沫多,长久不消失,常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。
3.尿色。正常尿液为淡啤酒色且透明,如果尿呈浓茶色、洗肉水样、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,应立即就诊以明确病因。
4.高血压。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视物模糊等症状,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,已经可以耐受,没有任何不适。因此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,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。
5.腰痛。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去医院检查肾脏、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情况。
6.尿量过多或过少。正常人的尿量平均为1500毫升/日,每日4—8次。如没有发热、大量出汗、大量饮水等,发生小便量骤减或陡然增加时,要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证实是否存在肾脏病变。排尿次数频繁而排尿量少,常提示有泌尿道感染可能。
7.夜尿。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时,一般不应该有夜尿,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,则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临床表现,尤其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。
8.肾在腹部后侧,对称位于脊柱两侧,从耳、骨、发的情况,可了解肾的功能或病态,肾精充盈则耳聪目明,毛发光泽;如肾脏有病,则听力衰减,耳轮干瘪、骨骼脆弱、发育迟缓等。
肾为“先天之本”,又属娇脏,很容易受到伤害。肾最怕寒凉,因此,要尽量保持脚底温热,睡的被褥不能潮湿,要经常在阳光好的时候晾晒被褥。被褥潮湿,还易引发关节炎、皮肤病等。适当多喝开水,尤其是发烧时,一定要补足水分。不要憋尿,注意外阴部卫生(尤其是女性)防止尿路感染,以防发生肾炎。另外,高血压对肾的损害极大,使血管失去弹性而硬化,由许许多多血管球组成的肾脏也就硬化了。高脂血症、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,患者全身的动脉都可以出现粥样斑块,就像在血管内膜涂上了厚厚一层奶油,肾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肾脏循环不良,肾小管、肾小球的基底膜常有明显的脂肪滴沉着,肾小球也变得肥大,从而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。
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,临床以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、痛风石沉积、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、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特点的一种疾病。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,约85%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。从全世界的总体情况来看,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。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慢性肾脏病防治具有患病率高、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“三高”以及知晓率低、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“三低”特点。流行病学调查证据表明,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,而得了肾脏病未去就医的人数要比收治的病人人数大得多。面对慢性肾脏病的严峻挑战,我们要尽早实现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高、防治率高、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高的新“三高”,去战胜慢性肾脏病;让过去的“三高”逐步变成低患病率、低合并心血管疾病率和低死亡率的新“三低”。
为了自己的肾免遭痛苦,现在是我们大家都来重视慢性肾脏病的时候了!也是我们行动起来的时候了!第一个世界肾脏日——2006年3月9日,星期四,主题是:“早期发现和预防慢性肾脏病,”中华肾脏病学会提出的宣传口号是:“关爱健康,呵护肾脏——及早诊断,积极预防”。2007年世界肾脏日为3月8日,主题是:“了解您的肾脏,”口号是:“您的肾脏健康吗?”2008年世界肾脏日为3月13日,主题是:“令人惊奇的肾脏”,口号是:“您的肾脏健康吗?”2009年世界肾脏日为3月12日,主题是:“高血压与肾脏病:应该拆散的一对元凶。”我国肾脏病医生会与世界同行们一起,向全社会呐喊,发出同一个声音:控制血压,保护肾脏,打断恶性循环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世界肾脏日是几月几日?有什么意义?》的全部资料介绍,文章内容仅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阅读,同时百花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图片来自网络)
链接:http://www.8188w.com/post-413.html